当前位置:主页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兴修的提案

  县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第46号

  案  由: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兴修的提案

  提案人:潘银河、汪术安、周逸斐

  内  容: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直接影响农民收益。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县水利建设的重点在潜河、高河等堤坝、麻塘湖、观音洞水库等较大水库的治理上,但是在较小河道、塘坝、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上、一些老渠道、老提、排灌站的继续使用上,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状况严重。

  现象:

  近年来,我县水利投入主要用于大河堤坝、大中型水库等的建设、整治、修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要依靠点上的建设项目,如农发项目的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等,大量面上的农田水利少有问津。当前,我县农田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建设现代农业和确保粮食安全的任务相比,与抗御日益频发的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以雷埠乡调查的情况看,全乡机耕道路损毁率为65%,排灌渠道损毁率为75%,农用电线损毁率为70%,机埠损毁率为60%,花亭湖至雷埠的渠道闲置,少有旱时放水,且多年未对渠道河床进行清淤,多条渠道、多座提灌站因无人管护,设备闲置,无法使用;几条乡内较大的河道多年没有清淤,淤积严重,河床逐年抬高,河道的堤坝也未整修,既影响排水速度,又减少了蓄水量。干旱年份,全乡因渠道损毁不能发挥灌溉作用,据初步统计,无法种植水稻的面积有1200亩,因电力设施损毁农业生产得不到保障、受影响的面积有5000亩。因此,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给我县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了严重隐患,已成为当前我县现代农业建设以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原因:

  1、基础薄弱,与现代农业不相适应。现有灌溉排水设施基本建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大多属于超期服役,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问题日益突出。全乡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泵站设施更新改造尚未全面完成,任务还相当繁重;全乡还有700多口塘坝需要扩挖、10多条排水沟、2条渠道需要疏浚清淤、8座农村集体泵站需要更新改造、配套完善。

  2、投入不足。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等原因,现行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酬劳的办法未能发挥预期作用。这一投入缺口目前没有从政策上予以解决。此外,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一些水利工程地方配套资金并未完全落实,造成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据统计,雷埠乡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包括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建设三项投入仅占全县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4%左右。

  3、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农田水利建设往往是被动进行。主要原因:我国改革开放前,农业生产以生产队为基础,农民种粮与兴修水利利益一致,积极性高;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到户,种粮收入效益低,农村85%的劳力纷纷都外出务工,少数留守的农民对兴修集体所属的农田水利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

  4、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现象严重,难以抗御重大自然灾害。从我们调查情况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县就没有组织过冬春等大兴农田水利的活动,有的地方甚至是改革开放30年来,就没有对田间沟渠进行过较大规模疏浚和修复。目前,全县多数农田水利设施存在老化失修,一些地方在洪涝面前束手无策,水利设施不堪重负;有的完全失去了灌排功能,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仍然“靠天收”;有的是能种的角落全部进行农业生产,反而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造成原有良田荒芜,地力下降,不能种植等等。在2008 年、2016年的持续暴雨中,泥塘沟河由于河床升高,导致泄洪不畅,由于堤防单薄,造成马圩决口;其他村(居)多座塘坝被毁,造成农田淹没、道路受损等局面。这些问题的发生,充分证明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复加固已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5、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造成河道淤积、田间路网管网破坏严重。我县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没有或很少考虑农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农田排灌设施,使得道路等大型设施建设对田间路网管网破坏严重,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变成了道路上游农田的一道道大坝,造成大雨排水不畅,使得部分地区农田出现了“易旱易涝”的情况。有的村由于农田水利设施瘫痪,灌溉能力不足,为了种植水稻,利用水管抽水灌溉,这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在今年的百年难遇的旱情中,全乡的多条大型河道断流,河床见底,90%以上的塘坝由于底浅、蓄水量小、经过多日干旱无雨早已干凅,无水可用,无水可灌,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重损失和影响。

  6、农发项目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并没有真正解决水利系统“最后一公里”的梗阻问题。农田水利建设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由于投入渠道分散,运行环节繁多,造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从农业发展实际来实施项目,项目监督和评估难度加大,重复建设和管理主体缺位的情形并存,难以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力和效率。在项目安排上,标准农田建设等这样的项目偏少,没有也不可能在一定区域性内全面实施。在项目落实上,受已有农业生产条件限制,一般都落实到生产条件好的乡镇、村,真正急需改善生产条件的村却得不到项目支助。在项目实施上,对农田设施的后续使用和修缮考虑欠妥,加之大部分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设施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全、质量差、设备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存在一边建设操作道和排灌设施,一边被作业机械破坏的现象。

  综上所述,如果不迅速扭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的严重局面,切实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梗阻问题,而任其发展下去,将危及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对策:

  1、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生命线,县、乡各级政府要增强历史责任感,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到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把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政绩和行政效能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资金筹措、规划实施、机制建立和组织发动等方面的作用。各地要根据2019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出台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的相关扶持政策。县级人民政府应负责组织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设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的规划,水利、农业、林业、土地等部门依据规划,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各级水利部门要积极当好参谋,搞好规划,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严格把好质量关。各级政府要在工程立项、资金补助等方面予以倾斜。金融部门要对符合信贷政策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行信贷扶持,适度放宽贷款条件,扩大小额信贷规模,各级财政给予适当贴息扶持。

  2、明确主体,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农田水利涉及到千家万户,农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分散性,这就决定了农民一家一户是办不了也办不好农田水利建设的,只有政府才能组织和领导水利兴修工作。为保证水利兴修工作资金投入,县政府要从土地出让金中划出10-15%,或从预算内新增财政收入中增加安排部分资金,设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其用途:一是确保国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地方配套资金足额到位;二是用于农田水利设施日常修复支出;三是对农田水利所需节水机具及材料、用水、用电等设施予以适当补贴。要逐步建立起县、乡村合理分配比例的资金投入保障体系,县政府要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畴,强化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措施,努力争取国家对我省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力支持。按照三部委(财政部、发改委、水利部)的《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尽早制订出台我县的实施细则。国土部门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要率先考虑项目区的水系建设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并确保资金到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属于公益性范畴,需要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当然更离不开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要按照“规划依托、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健全和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实行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以奖代补,通过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和因势利导的思想工作,引导农民群众利用农闲时节投工投劳,改善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种植大户或其他涉农经济组织等社会资金投入,作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有益补充。

  3、统一规划,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发展计划。农田水利工程门类多、数量大、分布广,需要资金额巨大。建议由水利部门牵头,根据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任务,做好全县农田水利发展规划,并明确部门和县、乡镇的责任。水利部门要在业务上给予指导,督促规划的实施。按照发展计划,水利部门要统一协调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实施,提高各类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4、深化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管理。根据2019 年中央1 号文件精神,各乡镇要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站,大力引进水利技术人员,解决基层水利专业人才匮乏问题,所需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水利站要负责所在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和修复及指导和管理工作,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要依法行政,加大对偷盗、破坏农田水利等设施的打击力度,确保农田设施在良好状态运行下。同时鼓励乡镇组织当地农民成立农田水利专业施工队,按市场经济原则,承担当地农田水利施工任务。

  5、在当前抓经济发展的形式下,要协调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关系。建议在工业园区、厂矿企业的规划区域内,要保护好具有地方特色且具规模的优势农业产业,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保护好优势产业基地的水利等基础设施,切实做好工业废弃物排放处理,防治农田二次污染。

  6、立即行动,在全县开展一次(以后几年一次)兴修水利的大会战,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指导、配合,根据规划,将全县的大小河道、渠道、塘口等的河床进行清淤,堤坝加固,以增加蓄水量、抵御重大洪水的奔涌;修复那些闲置的提灌站、排灌站,让它们在旱情、汛情发生时充分发挥作用。等等。只有这样真抓实干,以人民群众的一切为中心,才是真正地无愧于社会,真正地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