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建言献策 >

关于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建议案

  根据2021年度县政协重点民主协商计划,县政协围绕“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课题,成立专题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并于11月30日召开民主协商会进行专题协商。

  会议认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加强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强化引导扶持,重点项目建设和农村改革持续推进;积极发挥优势,多元化增收渠道逐渐拓宽;注重正向激励,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日趋规范,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仍存在区域发展差距大,总体水平依然不高;要素条件不足,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困难;资源深度利用有限,三产融合程度偏低;统筹联动力度不够,激励缺乏硬性导向等问题。为此,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在强化统筹、筑牢基石上持续发力,凝聚合力谋发展。

  1、完善综合协调机制,促进工作高效运转。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更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细化工作举措,建立定期调度工作机制,在关键问题上及时决策部署。建立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制度,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结合职能职责,对村级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产业培育、技术指导、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扶持,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责任,在项目遴选、经营主体引进、资金落实等方面,主动做好土地经营权整体流转、项目协调、村民组织动员等各项工作。强化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乡镇班子成员包村、强村带弱村制度,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工程,争取在3年内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的村,到“十四五”末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

  2、选优配强“头雁”队伍,激活乡村发展动能。整合优秀人才资源,完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广纳贤才,选好带头人,引导更多的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进入“两委”班子,大胆选用讲政治、懂经营、善治理的“能人”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拓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发展思路,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加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走出去”力度,每年选派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挂职锻炼,提高谋划发展推动发展的能力。在有条件的村探索村级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试点,大力实施“能人”强村工程。

  3、深化区域协作联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协作区党委统领区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范升级,探索建立资源调配机制、人才调配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等,不断深化改革,总结提炼协作区党委在创新机制、统筹资源、培育项目、协同联动上的成功做法,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发展经验。以要素跨区域配置为基础,以产业关联融合为纽带,扎实、稳妥地扩大村级联合党委试点范围,努力探索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产业集聚、提高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结合村级联合党委试点,进一步优化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项目安排,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兴旺、强村富民的工作优势,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进一步在规划引领、重点支撑上拓宽思路,突出差异创特色。

  4、抢抓发展机遇,突出规划引领。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市场导向,以项目谋突破、以产业促发展,完善县、乡、村三个层面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专项规划的编制要与县“十四五”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有效衔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引导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长。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系统做好产业布局,以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村集体立足资源禀赋,利用市场化手段,通过资源开发、资产盘活、产业服务、物业管理、自主经营等多种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5、抓好项目建设,推动三产融合。坚持项目支撑,围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抓好各具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结合2022-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谋划储备一批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跨区域、规模化项目。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加大各类要素配置流转,促成项目落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订单农业,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壮大农旅融合新业态,实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立足我县优质粮食、蓝莓等特色产业,着力开发粮食加工品牌产品,实施蓝莓产业延链增效工程,推动多业态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加强村级集体项目库动态管理,按照“选择一批好的村先做起来,选择一批差的村先扶起来”的原则,每年选择一批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进行重点扶持,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

  6、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稳妥解决村集体土地、山场等利用现状图与实际利用情况不一致问题,积极有效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山场等资源,大力盘活村级集体闲置建设用地、自有房屋、委托管理的资产(如闲置校舍)等,强化要素市场配置,积极引导农户土地经营权有序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年度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存量资产优势,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运行,推动各方资源与村集体对接,探索推行村企联建、村银结对、村社合作等方式,吸引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到村集体产业,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形成多点支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探索建立“农民入股+保底收益+优先雇用+按股分红”“负赢不负亏”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农民投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进一步在政策引导、平台搭建上细化举措,强化保障激活力

  7、打好政策支持“组合拳”。积极整合涉农项目,将政府投资的农业产业化、绿化造林、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向重点村示范村倾斜,做好示范引领。在金融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纯信用金融产品,进一步简化贷款申报审批手续,为村级集体经济发放提供便捷的金融支持。在招商方面,建议将投资额和带动效应较大的涉农项目,纳入“双招双引”年度考核范围;鼓励有条件的村,利用现有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工业,建设微型工业集聚区;对村集体引进落地项目,按照“村招村引村受益”原则,落实税收分成奖补措施。在科技支持方面,加大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探索推进区域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引导涉农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推动农业专利技术转化为标准。

  8、加强重点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制定出台村集体土地、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流转、村集体资产流转、村集体林权流转交易等规定细则,建立“覆盖城乡、三级联动、一体运作”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村集体资源资产规范交易,有效盘活,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电商示范建设优化升级,围绕农业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加强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孵化,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大力推广“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推进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都市现代农业载体建设,打造智慧化应用场景,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5G技术等,发展智慧农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9、建立健全更为有效激励和监督机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的硬指标,把县直单位帮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联系帮扶、结对共建、选派单位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形成责任倒逼机制。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年终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细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细则,将自主经营性产业收入、项目培育发展等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村级班子及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让村级干部吃上“定心丸”,放下思想包袱,充分调动村级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积极为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贡献突出的“能人”提供晋升和入编渠道,不断激发基层干部主动发展集体经济的干劲。加强清廉乡村建设,强化村集体“三资”管理,做好村级财务监管,深入推进村级集体产权公开交易、村集体经济数字化改革。